xFelix
xFelix

一个人的美国行(四)

一个人的美国行(四)

早晨淅淅沥沥下着小雨,买好一日票坐着Green line地铁就进Boston城了,然后到park station站换乘red line到harvard。出乎意料的发现美国的地铁跟上海的8号线差不多,还会抛锚半个多小时,然后告知这趟车没法开了out of service,到park station要清客,幸好我也只需要坐到这站。就这样折腾到10点半才到达Harvard地铁站。出了地铁上到地面就lost了,因为美国boston城里面的建筑风格太类似了,跟本不知道哪里是北。手上又没地图,想找哪里是Harvard University真的有些难度。幸好我有手机nokia ovi map导航,但是搜星速度那个慢呀。于是只能趁寻找卫星信号的时候先暴走一下,一圈下来才发现原来地铁出来的地方就是哈佛大学。这。。。大学的大门在哪里?按照地图所指,又转了一圈,没找到一个像样的大门,牌子也没有。跟国内气派的牌楼式大学校门相比,这哈佛大学也太寒酸了吧。原本以为会有保安之类的看门,还害怕我这样来路不明的人会不会不让进去呢。哈佛其实是开放式的大学校区,而不是固定的一个校园,与国内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。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门,进入了哈佛大学,才发现里面啥都没有,只有建筑和游客。哈佛大学成了旅游景点了。努力的寻找Fringe里面Peter Biship 的实验室,但是暴走了好久也只发现生物实验大楼。临近1点,在哈佛电影院对面的 starbucks吃了些点心,补充一下体力。Harvard的校区很大的区域都覆盖了Harvard的Wireless 信号,可以选择Harvard Guest wireless免费上网,用的也是Cisco的WCS。

离开harvard转战MIT,两站路很近。又依靠GPS定位找到MIT,发现MIT的环境和地理位置那个嗲呀,就靠着 boston著名的charles river,一览boston市中心两岸美景,河堤边上满是跑步锻炼的老外。和Harvard一样,MIT 更是开放性的大学,你很难找到哪里是MIT的大门,不过比Harvard好的是找到一幢写着MIT全称的大楼算是MIT大学的地址了吧。
游好MIT已经下午3点多了,赶紧去给老婆买Kiehl’s去。地铁又坐3站到copley站,出站又迷糊了,这时天放晴了,但是风很大很大,花了些时间观察太阳辨明方向。由于这地方2年前来过,所以Kiehl’s的大致位置有些印象。走了2分钟就直接找到专卖店了,5分钟买好所有东西。时间还早就又到了boston的public garden看看。比上次来这里的草坪绿了不少,应该是季节不同的关系。由于植被茂盛了,数上的小松鼠都看不见了,有些可惜。就这样又走了许久,实在累的走不动了,快4点多了。马上坐 Green line地铁回Riverside的停车场。
地铁开到倒数3站的时候天色黑了起来,倒数第二站电闪雷鸣,暴雨如注,最后一站,月台竟然半露天的,好些没带伞的人立即就湿透了。我赶紧撑着7美金买来的伞冲向轿车,躲进轿车里面,裤子背包都湿透了。进了车里就放心许多了,但是外面的风雨那个大呀,只能坐在车里面等雨势小一点再开。足足等了30分钟,有些老外也跟一样坐在车里面等,有些心急的则早早的驾车离开了。等归等,但是有些尿急,不能这样一直等下去,于是发动汽车打开GPS就往家里赶。但这时的雨还是很大很大,比昨天outlet回来的雨更猛更大。路面已经严重积水,车速只能降到30mile左右。这时GPS又开始乱导航了,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原因影响信号还是别的因素,竟然让我朝那些标着禁止入内的道路开。不过好在虽然写着禁止入内,但是似乎也没有探头,这天气也没有警察来管我这种违章。好不容易驶入主干道才发现世界变了样。一切就像灾难片里面的景象,道路两旁的大树横七竖八的倒在路中间,到处都是警车和警灯在闪烁。不过美国的警察平时看不见人,一旦出现这种事情,竟然都第一时间赶到维持交通。有警车停在倒在路上的大树前警示后车,有警察在立交桥低洼处指引车辆慢速通过。有些路段车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,有些路段因为道路状况直接封路改道了。就这样原本30 分钟可以到的,开了2个小时才回到宾馆。回到宾馆真的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。回到宾馆停好车,天色又暗了起来,看样子又一场风暴就要来临了。

Written by Felix.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3.0 Unported.

Leave a Reply

textsms
account_circle
email

xFelix

一个人的美国行(四)
早晨淅淅沥沥下着小雨,买好一日票坐着Green line地铁就进Boston城了,然后到park station站换乘red line到harvard。出乎意料的发现美国的地铁跟上海的8号线差不多,还会抛锚半个多小时,…
Scan QR code to continue reading
2010-06-07